|
孔林位于曲阜城北,又名至圣林,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。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,两千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。孔林初不过顷余,后经历代,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,面积达2平方公里,其中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,旁系子孙已至七十八代,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。不少墓前建墓碑、墓表,有些建享殿、立石坊、置石仪, 是世界上延时最久、面积最大、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。
|
![]() |
简单吃了午饭,一点二十开始游览。大林门初建于明代,清康熙年间重修,为木质结构,
四柱三间三楼绿瓦顶,上雕“至圣林”三字。沿着中间神道向北,迎面可见一洞深邃的拱门,拱门上有高大的观楼,即为二林门。
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,门上刻有篆书"至圣林"三字。前行向西是一座雕刻云龙辟邪的石坊。坊上两面各刻"洙水桥"三字,
为明代权臣严嵩所书。坊北有一拱桥跨洙水之上。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,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。
墓甬道旁石碑相对而立,苍松翠柏夹道相护,
过一座绿瓦三楹的高台挡墓门,
宋代刻立的望柱石兽
和清朝刻立的石人等石仪排列引伸。先是一对石柱"望柱",作为进"天门"的标志。
继之是两对石兽,一对叫文豹,用以守墓。
一对叫角端,可日行万里, 明外方幽远之事。
两边高台上野花烂漫,林木幽深,可谓是芳草萋萋。
一路向前,就到了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。
殿前两个石人一文一武,文者执笏,武者按剑,
名为翁仲,
职为守墓。 享殿之后是孔林的中心所在-孔子墓。孔子墓位于孔林孔林中偏南,
似一隆起的马背。
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,卒于公元前479年,享年73岁,卒后葬于此。墓前石碑二通。
前碑为明代篆书"大成至圣文宣王墓",后碑为元朝篆书"宣圣墓",碑前有石供案、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。墓西为子贡庐墓处, 以纪念弟子子贡守墓6年。
墓东为儿子 "泗水侯" 孔鲤墓,
前为孙子 "沂述圣公" 孔子思墓。子思著《中庸》,为孟子的老师。
三座坟墓呈 "携子抱孙" 形。墓东有三座四角多棂碑亭,为"驻跸亭",是宋朝清朝等皇帝祭祀孔子、驻车休息之处。
驻跸亭南另有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,称为 "楷亭"。前有碑刻"子贡手植楷",
以纪念子贡植于孔子墓旁的楷树。